图片展示

作协  书协   美协   摄协   音协   舞协   民协   评协    诗词协    戏剧协

 

学道德模范 创文明昭通(2)|秋 雨

作者:昭通文艺网 浏览: 发表时间:2023-04-27 08:20:55

秋 雨

□ 陈德霖


  一个秋末之晨,应诗友相约,前往渔洞水库小聚。乘女婿驾驶的车辆出发,因连日阴雨,又堵车,久久不能通行,只好照车上“导航”指示改道绕行。

  细雨如纱帘轻笼、清风轻拂、飘洒柔润;远山环护,翠绿之下,沿途新屋,白墙灰顶,连联远方,大片苹果园、稻田相连铺展,似无边际。不一会车已行至乐居,村旁大片的苹果园从眼前闪过,枝头的苹果,红润脸堂、眉笑颜开,稻熟绿黄微低着头,仿佛一幅安祥静逸的“乐居”人间图、长卷山水淡墨画。我心中轻呼“家乡变了!”如此景象,昭通历史上从未有过。

  车行飞速,按“导航”所指,车行右转,进入一片村落,见路牌所指,知已是苏家院村。这里玉米地为主,居民数家一聚,间错庄稼地之间,房屋新居,二楼白墙或浅黄灰顶。鸡鸣人语,时有所闻。有的房屋檐下,鸡群相聚咯咯、喔喔轻声,似在相互对话……啊,多么安祥的氛围!车行过此,进入新界,路牌指明“苏甲”。和前村之景相同。

  车行至一山梁之上,缓缓停下,为什么?一看,已到前面无路的高地之上。下是如明镜似匣之新开的水库。有一户人家在这里,迎出来一位年轻人讲述,方知“导航”指引的“渔洞水库”,正是这儿。此时,雨已渐停,交谈中,知年轻人是去厦门打工的一位技术工。他说外地好得很,发展很快,许多农村,集约化,收入丰厚,日子过得很好。他家也“在富了”,修了二层新屋、两路相连,还有一个“车库”,买了一辆小车。不久,他假期满,又要出行了。他的妻子带着孩子,也出来招呼我们。我十分高兴,无意之间的绕行,竟寻得如此开阔之地,得以俯视家乡这宏伟的水库。原来,水库是在两面大山的山沟里,以山为堤,发源于鲁甸大海子,多处河、沟之水,汇聚于此。丰厚水源,常年不断,像一株倒伏的大树。看,那如倒伏大树的主杆——水库,像一条静静的大河;那条条流入的小河、沟渠,像大树的支杆,亮堂耀眼,与天相映。“啊,我们的渔洞水库!”“家乡的渔洞”!不觉吟之脱口而出:“渔洞新开一鉴天,深泓万象蓄能源。

   流之千载一场梦,造福于民史无前。”

  时已不早,告辞致谢年轻人一家,登车返回。

  秋雨渐停,山、水、树、村中人家,万象如从清洗中显现,天光清醒了我的思绪。这时,一组景象在我脑中出现:荒寂的大山沟、行路之人时有一二相遇,从这山梁上的一条小路前行,各奔东西,忙于赶路。大山路旁,不时出现一二间小瓦屋、茅草房,这是山民之居,冷、冻,困扰山民。天晚,我投宿一老人家中,得老人给我一餐瓜饭充饥。第二天,付给食宿费,老人送我至小桥边,指点前路,相谢而别。——这是我四十多年前,前往大山包的尖山看望家人经过这段路上留下的记忆。不知老人今日在世否。家乡今昔之变,尤其近五年令人惊叹,万民欢呼。同时,也看到差别。内地与外地,就内地之间,如乐居一带的果、粮等生产比苏家院、苏甲一带好得多。这也许是自己一时所见,未曾深入全面了解。但可说明一点:今日巨变,历史之未有。差别尚存,世间万物皆如此。差别以及尚存的许多不足和问题,这些,将激发我们不断奋进、踔厉前行。

  秋雨,让山河大地清新明丽;记忆与今之所见,如秋雨萦绕脑海让人心潮澎湃,浮想联翩。

 

  作者简介:陈德霖,昭通市一中退休教师,有作品在《昭通文学》《昭通日报》等刊物发表。


   来源:昭通文学


 

 

    址:昭通市昭阳区珠泉路175号58

 

 

 

    话:0870-2159870

 

 

 

    邮箱ztswyw@126.com

 

版权所有:昭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滇ICP备19006880号-1     滇公网安备 53060202000126号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
滇ICP备190068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