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1日至14,市文联组织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观看了《清流毒——云南在行动》电视系列专题片之后,党组班子成员开展了学习讨论,谈体会、认识,以案为鉴,自我警醒、自我革新,从思想深处清流毒,自净其心,筑牢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思想防线。
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吕亚平:通过观看《清流毒——云南在行动》电视系列专题片,让我看到了秦光荣在政治上的蜕变、经济上的贪婪、生活上的腐化,甚至不信马列信鬼神上的不可思议,给云南政治生态造成严重破坏。我作为市文联的一把手,更要以此为镜、以此为鉴,坚守初心、坚守信念,坚守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带好班子、带好队伍,切实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我们要主动拔除思想腐化的病根,做到对党绝对忠诚,自觉抵制流毒影响,无论在政治方向、立场态度上,还是在个人素质修养、意志品质上,都要向党中央看齐,加强作风建设,坚决引以为戒、以案促改、正本清源。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常修从政之德、常悟人生之理、常怀律己之心、常记为民之责、常思贪欲之害、常念平安之福,踏踏实实为民办事,永葆党员本色。
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盛学伦:正道才是为官之道。近日,在所驻的干河村和同事们一道收看了省纪委省监委宣传部和云南广播电视台制作的反腐警示教育系列专题片《肃流毒一一云南在行动》,深受教育,感想很多,特别是看到那些以前威风凛凛、派头十足的“官”们,在攀附秦光荣等权贵过程中的种种恶行丑态,禁不住心生悲凉、十分震惊。
为了当官,当更大的官,就可以恶心如是、下贱如此吗?就可以连人格和尊严都不要了吗?就可以连党纪国法、原则底线都弃之不顾吗?实在是触目惊心,让人百思不解。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官本位思想是重要部分;从个人角度讲,能当“官”、当大官,既能有更好更高的平台做好本职工作、服务人民群众,又能更充分更全面施展自己才华,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甚至扬名立万、清史留芳。应该说,想当官、想当大官并不是一种恶,“恶”的是不在踏踏实实做事干活上下工夫,而专事趋炎附势、钻营拍马,然后当上“官”后谋取私利、祸害事业和人民。
正道才是为官之道。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走正道、干正事、出实绩,能当官泰然,不能当安然,这才是我们应有的心态。正如专题片的告诫: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做人,清清爽爽为官,实实在在为民。
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艾自由:在四集反腐警示专题片《清流毒》——云南在行动》中,多层次、全方位对秦光荣案及涉案落马人员的流毒和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案例进行了集中披露,全面展示了肃清秦光荣案流毒的成果,让人观看后触目惊心、大快人心。此次云南肃清秦光荣流毒, 严肃查处了曹建方、张朝德、龙雪飞、王俊强等攀附秦光荣的一批干部,铲除了苏洪波、舒保明、白建丽、何清帆等一批政治骗子。我认识到,反腐莫论事大小,倡廉不在位高低,净化修复云南政治生态刻不容缓。一定要以案为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切实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守得住平淡,耐得住诱惑,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把廉洁文化带入工作中,在风清气正的环境中团结干事,争做讲政治、顾大局,知敬畏、存戒惧,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守底线,讲奉献、有作为的市文联党员领导干部。
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王嫣霏:观看了由中共云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云南省监察委员会、云南广播电视台联合拍摄的4集电视系列专题片《清流毒-云南在行动》后,内心深受触动。
党员领导干部本是人民的公仆,担负着发展一方、稳定一方的重任,可权力和利益蒙蔽了这些官员的双眼,他们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不仅坠入了违纪违法的深渊,更给云南造成了严重影响和危害,令人愤慨,发人深思。
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党和人民已经给了他们足够的荣耀,为什么他们却背道而行,越走越远,越陷越深?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警钟长鸣,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做到“慎独”、“慎微”、“慎行”。要严格遵守《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不断锤炼党性,把理想信念教育和纪律规矩教育作为一生的必修课来对待,提高政治觉悟,增强责任担当,保持党的优良作风,努力扣好人生的每一粒扣子,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 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到,全面从严治党没有“局外人”,只要我们每个党员领导干部无论身处何地位手中有何权力,都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都能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牢记政治纪律是带电的高压线,谁碰谁流血,何愁构建不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