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作协  书协   美协   摄协   音协   舞协   民协   评协    诗词协    戏剧协

 

让七夕文化走进现代生活

作者:昭通文艺网 浏览: 发表时间:2019-06-02 10:44:55

让七夕文化走进现代生活

  □ 邱运华(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神奇灵秀的自然风光,独具魅力的人文景观,浓郁豪迈的民族风情。河南鲁山,钟灵毓秀,是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首的牛郎织女故事发源地之一,传承千年,时至今天,仍保留着其原生态的面貌,其丰富内涵在富有童话般的鲁峰山周围根深蒂固,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世代久居这里的村民心里打上了深刻的烙印,积久成俗,盛传不衰。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美丽神奇的传说故事,寄寓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面向未来的文化情怀,它造就了中华文化浪漫瑰丽的色彩。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蕴涵着中华民族最深刻的追求,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强国建设,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今年1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是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推动延续中华文脉,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创新中国成立以来之先河。随后,中央文明办发出《关于2017年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通知》,围绕节日对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部署。作为中国民协的优势品牌活动,中国民协十多年来依托“我们的节日”做了大量成效颇丰的实践和努力,充分发挥民间文艺传承民俗、广接地气的优势,紧紧抓住“人民的节日人民办,人民的节日人民过”的特点,联手地方党委政府及文化宣传部门,在传统节日的重要发源地、流传地,在节日特色鲜明、群众参与广泛的地区,在边疆或内陆偏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开展地域特色浓郁、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姿多彩、具有时代风貌的节庆文化活动。今年春节、元宵节,我们在河南鹤壁举办了“我们的节日——中国春节文化高层论坛暨中原元宵民俗调研讨论”,深入挖掘中原大地独特年俗节趣;清明节,我们在河南开封、宁夏灵武、浙江湖州等地举办了“我们的节日——清明节·民俗文化系列活动”、“我们的节日——灵武清明节民俗活动暨‘我们的节日传承与发展’高层专家研讨会”和“湖州清明轧蚕花”考察等活动,不断赋予薪火相传、代代守护的岁时节令新的时代内涵和文化意义;端午节,我们在山西太原、沁县举办了“我们的节日——端午”民俗文化活动,同时立足全球视野和“一带一路”战略布局,携手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推出“中国传统节日与一带一路”的专栏报道,努力以节日之赓续,开文化之生面。前不久,中国民协分党组策划成立了“中国节日文化研究中心”,统筹规划节日活动,聚集专家学者共同研究节日文化,向全社会普及健康节日习俗,发挥营造传统节日美好氛围的牵头作用。今天,我们又一同齐聚鲁山,在这个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在美丽的鲁峰山下,共同庆贺七夕这一“银汉秋期万古同”的美好佳节。真正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河南地处中华文明腹地,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鲁山人文厚重,又是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源头,当地人民历来珍视民间文化,自觉组织起来,有效传承发展祖祖辈辈创造的文化传统。鲁山牛郎织女文化与丝路文化一脉相承,源远流长,如灿烂星辰般镶嵌在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文化的天幕上,给中华文明增添了色彩和情趣,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温暖和滋润。其中,七夕文化更是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勇于创造,不断追求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精神。

  本次“我们的节日——2017中国(鲁山)七夕节”立足“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和民间传统文化、传统工艺振兴,希望通过弘扬和传承七夕文化,让人们从七夕文化的历史积淀中感悟中华民族精神人文之美好,吸取中华传统美德之精华,让七夕文化走进现代生活,弘扬人间至真大爱,为构建健康的传统节日节俗、美化人民的生活,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于成立“中国节日文化研究中心”的决定

  中国节日文化研究中心:

  根据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7年5号)和中央文明办《关于2017年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通知》(2017年1号)的要求,结合中国民协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专项工作的实际,经中国民协分党组研究决定,同意在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中国节日文化研究中心,作为中国民协节日文化研究的专门研究机构。中国节日文化研究中心以研究中国各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及相关民俗文化为主,配合中国民协组织开展的节日文化活动,将节日文化和民俗活态文化遗产结合起来,宣传展示中国节日文化传承、保护和文化内涵发掘工作成果。

  “中国节日文化研究中心”聘任萧放教授为主任,秘书处设在中国民协国内联络部,由侯仰军任秘书长。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2017年6月8日

 

 

  中国节日文化研究中心组织机构

  主任:

  萧 放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副主任:

  黄 涛 温州大学教授

  韦苏文 中国民协副主席、广西民协主席

  索南多杰 中国民协副主席

  青海省民协常务副主席

  秘书长:

  侯仰军 中国民协国内联络部主任

  学术委员:

  巴莫曲布嫫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王霄冰 中山大学教授

  韦苏文 中国民协副主席、广西民协主席

  田兆元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刘晓峰 清华大学教授

  色 音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张 勃 北京联合大学研究员

  宋 颖 中国社科院助理研究员

  陈连山 北京大学教授

  林继富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邹明华 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

  侯仰军 中国民协国内联络部主任

  索南多杰 中国民协副主席

  青海省民协常务副主席

  黄 涛 温州大学教授

  萧 放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从大地到天空

  ——牛郎织女传说的文化主题

  □ 高有鹏(中国神话学会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牛郎织女是关于人间与天上的传说,其实,它有两个主题,一个是牛郎的牛,织女从属于牛郎,集中了大地上的农耕生活与文化。另一个主题是天河的天,集中了天上的众神。牛郎织女传说的结局,是人间转换到了天上,完成了生活方式与精神方式的超越,是一个永恒的梦想。

  牛郎织女的家乡是大地,即男耕女织的生活范式。牛,是传说转换主题的媒介。牛郎不是孤儿,他有一个哥哥,有嫂子。哥哥与嫂子容不下牛郎,要分家。分家的主持人是他们的舅舅。这是乡村社会的秩序与规则。舅舅的权利,意味着女性社会的尊严。在乡村社会的伦理构造中,财富是一个孵化器,许多事情都由此展开。诸如孝道,养活失去劳动能力的父母,其实是生命的可持续发展。民以食为天,财富是重要的基础,也是尊严,是人生权利的必要存在。牛郎的世界因为他的父母不存在而被抛弃,这是乡村世界的残酷现实,嫂子的恶人角色由此构成。嫂子的角色很值得人思索,一方面她要体现夫权,一方面她要体现女权,但是,她始终不居于主体地位,但她要争取权利,所以,她要克服现实中的一切亲情,实现自己的意志。牛郎的嫂子割断了牛郎兄弟的情谊,把牛郎驱逐出家庭,在事实上形成牛郎的人生社会化。与此对比,可以想见五世其昌的乡村社会梦想有多么不容易。牛郎离开家庭,出门远行,事实上是漂泊。他唯一的财富是一头牛,一头不寻常的牛。这头牛预见牛郎的人生,告诉他有天上的仙女会与他结合为夫妻。而其中的理由是一个禁忌,就是织女的衣服被牛郎拿去,她的身体被牛郎看到,同时也就被拥有。没有衣服,就失去回到天上的能力,这是法力的象征,也是巫术文化的普遍性意义。织女为什么要来到人间的池塘洗澡?这里暗含着一种文化主题,即天上的世界充满孤独,有太多的清规戒律,人间则充满自由。这里存在着礼失求诸野的契机。总之,牛郎织女的相遇,是乡村世界的又一次组合与构建。牛郎织女生儿育女,完成了农耕文明的第一个梦想,即男耕女织与生儿育女。

  当然,人生的基本意义从财富出发,却不仅仅限制在财富层面上。人生的诉求是多种多样的,很多劳动技能都是围绕吃饭这个主题展开的,形成丰富多彩的工匠精神。牛郎织女的劳动技能是低级的,也是乡村世界普遍的,耕种是获得食物的方式,纺织是获得衣服的方式,相对食物而言,纺织与衣服就形成了人生的升华。织女走进牛郎的世界,在事实上形成他们人生世界的一次超越。

  牛郎织女的世界是稳定的,自然是幸福快乐的。而超越自己的生活,就意味着必须经受生活的痛苦。改变牛郎织女命运的是织女要回到天上,不论织女是否是情愿的,都是一种改变现状的事实。在许多传说故事中,仙女离开的原因多是自愿的,这就意味着门第观念的差异,与财富和尊严相关。织女已经有了儿女,完全融入乡村世界,因为外力,却形成人生的痛苦。

  人生的超越,意味着痛苦的选择。织女回到天上,牛郎不愿意接受这种事实,便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带着孩子,一起赶往天庭。同样,牛郎分家时得到的那头老牛又一次帮助牛郎获得飞天的法力。这里包含着古老的牛崇拜,包含着牛图腾等信仰内容。生活的意义不仅仅是追求幸福快乐,而且充满希望,通过遗憾与缺失,形成人生的思索。人生的经验是可贵的,而教训更有价值。牛郎织女的结合遭遇新的阻碍,这就是天河。有许多传说故事描述,是天上的王母娘娘用簪子划出天河,这里的意义更丰富,涉及到西王母崇拜与天体崇拜等内容。牛郎织女的世界被改变,就不能简单停留在眼前的现状。如何超越现实,这就成为一个新的主题。鹊桥相会,完成了牛郎织女的梦想,也形成人生意义的启迪。超越,从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中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的哲学精神。没有超越,就会失去发展的机会。这是中国的道理,不仅仅属于乡村社会。

 

  

  化生·乞巧·相连爱

  ——七夕节史话

  □ 王 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七夕节历史悠久,千百年来一直长盛不衰。根据古籍中的记载,七夕节最早见于汉代,唐代日渐繁荣,宋代进入鼎盛时期。明清时期,七夕虽然依然广泛流传,但是从内容上看,远不如之前的丰富多彩,许多节日习俗如搭建“乞巧楼”、“乞巧棚”,“种谷板”、供奉“磨喝乐”等几乎消失殆尽。当代,由于西方文化的冲击,尤其是西方的情人节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七夕节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人们甚至将七夕看作是中国的“情人节”。那么,从历史的角度看,七夕节经历了一个怎样的流变过程呢?

  相连爱:七夕节,早在汉代就已经初具形态了,汉代七夕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相连爱,如《西京杂记》中有戚夫人“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为‘相连爱’”的记载。可见在当时,七月七日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日子。尤其是对于女性而言,带有祝愿夫妻恩爱,爱情圆满的因素。明彭大翼《山堂肆考》也记有“杨妃私誓”的传说,说的是唐玄宗与杨贵妃避暑骊山宫。七夕夜半,妃独侍上,凭肩密语,相誓愿世世为夫妇。故白乐天《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如果一定要说古代的七夕节带有些许“情人节”意涵的话,那这两处记载便是最有力的材料支撑。

  弄化生:唐代及其以后,有七夕弄化生的习俗。据《渊鉴类函》引唐《岁时纪事》云:“七夕,俗以蜡作婴儿,浮水中以为戏,为妇人生子之祥,谓之化生。本出于西域,谓之摩睺罗。”唐诗曰“水拍银盘弄化生”。可见到了唐代,相连爱之外,以求子为目的的弄化生,即将蜡制的莲花娃娃浮于水中,逐渐成为节日的主要内容之一。钱钟书认为,化生一词在唐代使用很普遍,最初并非专指七夕节的“蜡制婴儿”,早期的化生不仅可以是孩子玩的“戏具”娃娃,而且还可以指称寺庙里的女神塑像,但是后来,化生成为七夕求子的代称。唐代弄化生的习俗与佛教有关。例如,《法苑珠林》引《杂宝藏经》讲述过一个“鹿女生莲”的故事,说的是山林中有一只雌鹿,感神而孕,生下一位女子,脚似鹿,迹有莲花。后女子嫁为王妇,产下“千叶莲华,叶叶有一小儿”。此千叶莲华,顺水而下,与唐代七夕节的弄化生习俗,即将蜡制的莲花娃娃放置在水上,随水而来的习俗基本吻合。故事中的鹿母即“摩耶夫人是也”,其在轮回过程中曾经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母亲。因此,弄化生带有“佛送子”的寓意,与中国传统“多子多福”的观念相一致,迎合了中国民众的审美需求。弄化生的习俗在清代依然存在,如“熔锡倾水中,有鸟兽花草形为得巧,有婴儿形者为宜男之祥,亦以蜡作婴儿,盆中浴之,谓之弄化生”。无论如何,唐代及其以后的弄化生都与求子有关。

  磨喝乐,又名摩罗、摩睺罗孩儿、摩喉孩兒、摩猴罗、魔合罗、摩诃罗巧神等等。购买和供奉磨喝乐是宋代七夕节最主要的活动之一。磨喝乐,实际上就是一种泥塑的娃娃,或者说泥孩儿,具体形象为莲花、荷叶童子造型。磨喝乐与唐代的弄化生关系密切,或者可以说是唐代弄化生的变体和延续。有人将磨喝乐的称谓和来源归于佛教,认为磨喝乐,疑为佛教中的罗睺罗,即释迦牟尼独子的译音,如清顾炎武在他的《日知录之余》中就有“佛氏娶妻曰耶输佗,生子摩侯罗,岀家十二年,归与妻子复完聚”的说法。唐代的蜡作婴儿到了宋代一变而为泥孩儿磨喝乐,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到了宋代,随着七夕节的日渐普遍和繁荣,简单的蜡作婴儿已经不能满足更多人们节日期间对磨喝乐的使用、收藏、馈赠和审美需求了。因此,才出现了泥孩,造型更加多样,装饰更加精致,以满足不同阶层人们的需要。从唐代七夕的弄化生到宋代七夕的磨喝乐,一直到后来流传各地拴娃娃的习俗,以及广泛流传的泥人手工制作,七夕用以馈送,都有天仙送子之祥。如今民间常见的莲花娃娃、鱼穿莲、莲(连)年有鱼、莲(连生贵子)等年画、刺绣、泥塑玩具等,相信都是宋代磨喝乐的变体和延续。

  乞巧:七夕乞巧由来已久,早在汉代,就有了穿针乞巧、蛛网乞巧等习俗。到了宋代,乞巧内容日渐丰富,主要包括如下一些活动,如搭建乞巧楼:“至初六日七日晚,贵家多结彩楼于庭,谓之‘乞巧楼’”(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穿针乞巧:“妇人女子至夜对月穿针,饾饤杯盘,饮酒为乐,谓之乞巧”(宋周密《武林旧事》);种生乞巧:“以绿豆、小豆、小麦于磁器内,以水浸之,生芽数寸,以红蓝彩缕束之,谓之‘种生’。皆于街心彩幕帐设,出络货卖”(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或取小蜘蛛,以金银小盒儿盛之,次早观其网丝圆正,名曰‘得巧’”(宋吴自牧《梦粱录》)。

  从历史的角度看,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是活态的,会随着文化的交流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改变,以适应人们的不同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一成不变的节日,也不存在标准的节日内容,一旦人们的需求发生了改变,传统节日也会相应随之而变,传统节日的生命力也就体现在这里。

 

  

  【名家观点】

  钟敬文:赵景深先生的《中国童话集》中,有一篇叫做《牛郎》,也是记述这故事的。不过前半段和别的一个形式的民间传说复合了,所以粗粗地看去,像已很难辨识它是同件事,其实,骨子里仍是这么一个故事的遗形。这故事所包含的情节,大略有下列五点:男女婚娶;沉溺于燕婉;天帝怒其废工;鸦鹊误传言;相见时难。

  这些情节中,除了第四项的鸦鹊传言,颇带些荒唐的意义外,其他都是人间平凡而常有的事。这个故事,所以会特别在民间流传得这样广远,未始非大半根由于此之故。刘半农先生云:“由来平凡悲剧最悲哀,所以孟姜一哭独千古!”这话以之解释民间传说,是很有道理的。这个故事,既然取材的是儿女们最重大而又最普遍的事情,所以伊们对之就觉得特别有兴趣,于是乎许多奇异的风俗,就不免由之而诞育出来了。

  柯杨:有人在传统的乞巧节与牛郎织女传说之间画上了等号,说“乞巧节,也称七夕节,在每年的七月七日,是由纪念牛郎与织女相爱的故事而形成的”。也有人想把乞巧节人为地改变为“中国的情人节”,这都是欠妥当的。已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的乞巧节和牛郎织女传说被区分得非常清楚。前者的性质属于传统节日文化,后者的性质属于民间口头文学;前者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女儿节,后者是一个凄婉的爱情传说,属于我国著名的四大传说之一。无论从历史文献记载、各地活动内容,还是从学术研究层面来看,这两者都是有着明显差别的。尽管乞巧节与牛女传说最初都与先民的星辰崇拜有关,但在我国民俗文化史上,它们却有着各自的发展趋向和演变轨迹,其文化内涵与核心价值观念也各不相同。

 

  

  七夕节俗传统的传承与创新

  □ 萧 放(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七夕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它萌芽于春秋战国,成型于汉魏,兴盛于唐宋,明清成为一般性节日。今天七夕节的兴盛,既有传统节日复兴的大势催动,也有直接针对社会文化变化的需要,它适应了两性生活协调的要求,它体现了传统节日在当代社会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可能与趋向。

  七夕节俗的主题经历了星辰祭祀、幸福乞求、人间竞巧等历史变化。七夕从总体上看,是一个女性节日,它关联着女性的心灵与身体。不可否认近年来七夕节的重新活跃大约与两种因素有关系,第一是直接因素,是为了应对外来节日的挑战;第二是深层的社会原因,在平等、开放的社会里,人们希望有自由表达情感的社会时间,需要这样的人际交往的节日。

  七夕节是全球化过程中中国节日重振的典型之一,它直接应对的是西方的情人节。明清以来七夕是一般性节日,在传统社会生活中地位并不突出。20世纪末叶以来,西方节庆文化进入中国,对追新慕异的年轻人很有吸引力,情人节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受到西方节日的启发,或者是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人们发现中国传统的七夕节中有两情相悦的节日元素,于是对七夕进行改造,有意识地遗忘乞巧节俗,而扩张男女相会的节俗传说,提出七夕为中国情人节或爱情节的说法。2005年,有全国政协委员提议将七夕定为中国的情侣节。这些看法反映了人们利用传统节日倡导民族文化、服务当代社会的态度。同时一些热衷传统文化的年轻人,以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印证他们爱情的忠贞,以七夕作为他们表达情爱的机会。

  但是这些以两性交往为七夕主题的节日改造对于纯正的传统七夕节来说是有偏差的,因为在传统七夕中是以乞巧为主的,所有活动围绕女性之“巧”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祈求展开。这些传统节日习俗在汉魏六朝之后,是节日的主题。在一些地区七夕还成为成人节,在七夕举行标准的或类似成年礼的通过仪式。如浙江石塘的小人节、甘肃陇南西和的乞巧节,分别代表了南北两个地区在传统七夕举行的男女成年仪礼。

  七夕作为传统的女性节日,在当代社会要适应时代变化的需要,既传承历史文化传统,也要更新变革部分节俗内容。具体建议如下:

  1.复兴传统乞巧内涵、重视手工实践。

  乞巧是传统七夕的重要内容,七夕乞巧活动主要强调人们的心灵手巧,传统的方式是对月穿针、水上漂针、撒花瓣、种巧芽、镂花瓜、做巧果、结彩楼,以种种手工活动显示人们的聪慧与智巧。当代社会虽然在乞巧形式上不一定追求古制,但我们可效法古意,利用七夕节日调动人们对手工技艺的兴趣,以巧艺展示与巧技竞赛的方式激发青少年的创造欲望与创造动力,同时也是心智的磨炼,人们在技巧的比试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在人人都想当科学家的时代,我们不妨提倡具体而微的手工技艺的学习,以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实践需要。将七夕节作为传承技艺传统、倡导重视技艺实践的民俗节日,结合中小学教学中的手工课与课外兴趣教学活动开展七夕乞巧的展示与竞赛,如手工小制作、美术作品、小的技术发明、电脑动画、程序设计等等。

  2.传扬牛郎织女传说,强调爱情忠贞。

  将七夕作为两性交往的时机与两性伦理、情感教育的特别时间。七夕节因为有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被认为是中国的爱情节,两情相悦与相互守望是七夕的主题之一。七夕节俗中强调男女的彼此欣赏,为青年男女的正常交往提供时机与空间,比如在河南鲁山七夕举办男女联谊的游园会等就是传统民俗的新表现;同时七夕也强调人们对感情的忠贞,这种忠贞经受着时间流逝与空间分隔的考验。在社会急剧变化,人口广泛流动的今天,人们的情感生活面临着比传统社会更大的挑战,一方面两性交往合作的机会增多,人们面临的情感困扰也随之增长;另一方面由于学习与工作的原因,情侣常常分隔两地。在这样的社会境遇面前,七夕所承载的牛郎织女矢志不渝的爱情传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传承七夕成年礼俗,增强社会团结,活跃与丰富地方民俗生活。

  传统七夕在一些地方具有女性成年礼的意涵,作为少女到成年女性的通过仪式,它是道德、情感、心智、技艺获得增进与提升的重要时机,也是女性身份认同与角色意识增强的特殊阶段。在当今社会,女性成长过程中,也同样需要这样一个成年仪式。女性的情感与技艺智慧同样需要集体生活的养育与催化,七夕成年礼就是一个完整的可以借鉴的集体通过仪式。我们借助这样的民俗传统自然而然地将年轻女性纳入我们的社会生活之中。当代陇南西和的七夕乞巧活动的主力是中学生,在成年女性的指导帮助下,她们完成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送巧各项仪式,这对于十几岁的女孩子来说,就是一个人生成长的重要过程。我们只要有意识地将成年规训、成年的责任义务、成年的生活技能贯彻在仪式与演唱活动之中,我们就能很好地实现传统仪式的现代转换,从而达到传统文化遗产与当代社会生活的和谐传承。


 

 

    址:昭通市昭阳区珠泉路175号58

 

 

 

    话:0870-2159870

 

 

 

    邮箱ztswyw@126.com

 

版权所有:昭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滇ICP备19006880号-1     滇公网安备 53060202000126号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
滇ICP备19006880号-1